2025 香港AI招聘趨勢:解讀人才激增下的挑戰與機遇

人工智能(AI)的快速演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產業格局,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創新樞紐,亦正積極迎向這場AI浪潮。然而,AI技術的廣泛滲透與日新月異的發展,不僅為香港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更對其招聘市場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AI專業人才的需求方面,呈現出驚人的激增態勢。本文將深入剖析2025年香港AI招聘趨勢,洞察AI人才需求激增背後所伴隨的挑戰與潛藏的機遇,並提供最新的市場動態與專業洞見。

AI人才為何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近年來,大型語言模型(LLM)等AI技術的重大突破,極大地拓展了AI的應用邊界,使其深刻影響著金融、醫療、製造、創意等眾多行業。這種技術普及化趨勢直接轉化為對AI專業人才的龐大需求。根據最新數據顯示,AI相關職位的需求在過去一年中激增了驚人的585%,且年薪中位數高達57萬港元[2]。這不僅證明了AI技術的巨大商業價值,更凸顯了市場對具備AI技能的專業人才的極度渴求。

香港AI產業的加速佈局與人才斷層

香港政府近年來將創新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列為重點發展策略,透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及基礎設施建設,致力於將香港打造成國際AI及數據產業的發展樞紐[9, 12]。香港科學園與數碼港等創新基地,為眾多AI初創企業提供了寶貴的成長土壤與孵化環境[5]。同時,香港的頂尖學術機構也在AI研究領域成果斐然,持續培養著高素質的AI人才[5]。

然而,儘管政府與業界的投入與日俱增,AI人才短缺的問題依然嚴峻。預計到2028年,香港整體勞動人口將面臨18萬人的缺口,其中創新及科技產業的短缺尤為顯著,預計高達1.8萬至2.3萬人,涵蓋項目經理、數據分析師,以及AI、新能源、微電子和製藥等領域的專業人士[3]。即將於2025年6月舉行的「2025香港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會」第二季,聚焦「創新科技、工業製造與智慧城市」,吸引超過50家企業釋放近5000個職位,充分體現了市場對創科人才的殷切呼喚[3]。

在實際招聘場景中,企業亦面臨諸多難題。例如,一家專注於建築領域AI應用的初創公司,即使開出月薪4萬港元的優厚條件,仍難以覓得合適的大語言模型開發人才,這反映了特定AI專業技能人才的極度稀缺[3]。另一項報告指出,近半數(49%)受訪AI企業表示在招聘技術人才時遭遇困難,其中41%將原因歸咎於香港本地缺乏相關技術人才[8, 15]。

香港AI招聘市場面臨的核心挑戰

AI人才需求的急劇升溫,同時也為香港招聘市場帶來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挑戰,這些挑戰深刻影響著企業的招聘效率,並關乎著香港AI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1. 嚴峻的人才供需失衡

正如前文所述,AI人才需求的爆炸性增長與本地供應之間的巨大鴻溝,是香港AI招聘市場面臨的首要難題。這種供需失衡直接導致了招聘週期的顯著延長,企業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和資源來尋找匹配的人才[10]。更甚者,由於人才的稀缺性,求職者在薪酬談判中往往處於有利地位,期望獲得更高的薪資與福利,這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招聘成本[10]。

2. 高昂的營運成本壓力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其居高不下的營運成本,也是影響人才招聘策略的一個關鍵因素。有研究報告指出,高達77%的企業認為在香港招聘技術人才的困難是由於營運成本的相對較高[12]。這使得部分企業,尤其是資金相對有限的初創公司,在薪酬福利的競爭力上,難以與其他地區的企業匹敵。

3. 特定AI技能的深度稀缺

儘管香港在AI領域學術研究方面實力雄厚[5],但將前沿的學術成果轉化為實際的商業應用,並培養具備行業特定AI技能的複合型人才,仍然是一大挑戰。例如,建築領域的AI應用具有高度的行業專一性,需要能夠兼具AI技術和建築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而這類人才的市場供應量極為有限[3]。

4. 算力與數據資源的瓶頸

除了人才,強大的算力與豐富的數據是AI發展的兩大基石。研究顯示,算力不足與數據獲取困難,是香港AI產業面臨的另一重要挑戰[8, 15]。許多企業為了解決算力限制,主要依賴雲計算服務[8, 15],但數據的有效收集、處理與應用,仍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5. 創科生態系統的協同與轉化效率

香港的創科生態系統雖日趨完善,但在科研成果的商業轉化與產業落地應用方面,仍有提升的潛力。例如,過去InnoHK平台下的各個實驗室儘管匯聚了眾多頂尖科研人員,但若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與協同機制,將使傳統產業在直接獲取與應用這些研究成果時面臨障礙[13]。為此,即將成立的「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旨在克服這一關鍵的「中游轉化」瓶頸,加速推動研究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13]。

香港AI招聘市場的新趨勢與發展機遇

儘管面臨挑戰,香港AI招聘市場亦展現出積極的發展趨勢與新的機遇。

1. 政府的積極引導與人才引進政策

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動多項措施,以吸引和培養AI人才。例如,「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為全球頂尖科技人才提供來港工作的便利[5]。同時,政府亦致力於加強本地人才的培養,各大專院校紛紛開設AI相關學科,中小學亦逐步將AI教育納入課程[9]。為緩解人才短缺,政府也在積極探索從內地及海外引入AI技術人才的簡化措施[3, 8]。

2. 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效應

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為AI產業的蓬勃發展開闢了更廣闊的戰略空間。透過加強與內地產業的緊密聯繫,並充分發揮香港連接東西方的獨特橋樑作用,有助於擴大AI技術的影響力,並為AI研發的商業化應用提供更多元的機會[11]。

3. AI應用場景的多元化擴展

AI的應用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科技行業,而是日益深入到金融、法律、文化創意、醫療保健等各個細分領域[18, 20]。例如,金融科技(FinTech)已成為香港AI技術應用的一大重點領域,AI在智能投顧、反欺詐、信用評估等環節發揮著關鍵作用[5, 11]。文化創意產業也正積極擁抱AI,利用其革新內容創作流程,豐富用戶體驗[20]。

4. 彈性工作模式與新興職位的湧現

隨著AI技術的進步,工作模式正經歷變革。彈性工作安排已成為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關鍵策略之一[21]。同時,AI的普及催生了大量新興職位,如AI工程師、數據科學家、機器學習工程師、AI產品專家等,為市場帶來了新的職業機會[2, 10, 19]。

5. 招聘博覽會與人才交流平台

香港正積極舉辦一系列大型招聘博覽會,旨在為企業與人才搭建高效的交流平台。例如,「2025香港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會」與「數碼港互動招聘博覽2025」,均聚焦於創新科技與AI領域,吸引了眾多企業和求職者積極參與[3, 19]。這些活動為緩解AI人才缺口提供了重要的實質性渠道。

如何有效應對香港AI招聘市場的挑戰?

對於企業與求職者而言,積極主動地應對當前香港AI招聘市場的挑戰,將是把握機遇、實現發展的關鍵。

給企業的策略建議:

  • 加強內部人才培養與技能再培訓: 鼓勵現有員工積極學習AI相關技能,透過內部培訓項目和外部進修機會,全面提升團隊的AI素養與應用能力。
  • 拓展多元化人才招聘渠道: 除了傳統的招聘平台,積極參與行業招聘會、校園招聘活動,並考慮與專業獵頭公司合作,以擴大人才來源的廣度與深度。
  • 優化薪酬福利與營造積極工作環境: 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同時注重提供彈性工作安排、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以及積極正向的工作文化,以吸引並留住頂尖AI人才[10, 21]。
  • 深化與學術界的合作: 加強與香港各大專院校及研究機構的聯繫,共同推動科研項目合作,並在此過程中發掘與培養潛在的AI人才。
  • 重點關注垂直領域AI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針對特定行業的需求,積極尋求同時具備AI技術知識和豐富行業經驗的複合型人才。

給求職者的成長建議:

  • 持續學習與技能迭代: 緊密追蹤AI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系統性學習相關的程式語言、機器學習框架、數據分析工具等核心技能。
  • 培養跨學科的知識體系: AI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儲備與整合能力,將是提升個人競爭力的關鍵。
  • 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 積極參與AI相關的實際項目、競賽或開源社區貢獻,積累寶貴的操作經驗,並在個人履歷中重點突出這些成就[4]。
  • 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動態: 密切關注2025年香港AI招聘趨勢,了解當前市場對哪些AI技能與職位的需求最為迫切,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與職業規劃。
  • 展現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面試過程中,不僅要展示紮實的技術能力,更要能夠清晰地闡述如何運用AI技術有效解決實際業務問題。

結論

2025年,香港AI人才需求的持續激增,為本地招聘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儘管人才短缺、營運成本高企等問題依然是現實的考驗,但隨著政府的積極推動、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以及人才引進政策的優化,香港AI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依然充滿光明。對於所有參與者而言,緊密把握2025年香港AI招聘趨勢,保持持續學習的態度並積極適應變化,將是在這場波瀾壯闊的AI浪潮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香港正致力於從「科研強」邁向「產業興」,透過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等戰略性舉措,有望進一步打通科研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加速AI技術的落地應用與產業化進程[13]。展望未來,香港AI產業的長遠發展,將高度依賴於政府、企業、學術界以及廣大人才之間的緊密協同與創新合作,共同塑造一個更智能、更具活力的未來。

Related Articles

創始團隊組成與股權結構規劃:解鎖初創企業的長遠成功密碼

探討創始團隊組成與股權結構規劃的關鍵,強調技能互補、共同願景及股權分配原則,並分享融資、人才激勵與風險規避策略,助初創企業奠定穩健基石。
Read more
香港正積極擁抱AI技術,全面革新醫療服務。從AI輔助診斷、藥物研發,到精準醫療與健康管理,AI正顯著提升醫療效率與準確性。
掌握創業融資策略、天使投資與機構資本的關鍵。深入分析2024-2025年趨勢,助創業者有效獲取資金,應對市場挑戰,實現商業目標。立即探索專業課程,啟動您的融資準備!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