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演進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慧 (AI) 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深入各行各業、改變工作模式的關鍵力量。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許多活躍於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產品經理和開發者,對於諸如 Claude 和 Cursor 這類前沿 AI 工具的認知卻顯得相對有限。本文旨在為您揭示 Cursor AI IDE 的強大功能,讓您掌握這項能賦予程式開發「超能力」的革命性工具。
Cursor AI IDE:為開發者而生的智慧利器
您是否是剛踏入程式開發領域,被「Vibe Coding」的熱潮所吸引,卻又想跳過漫長的語法學習階段?抑或是經驗豐富的開發者,對 AI 編碼工具感到好奇,卻厭倦了在 ChatGPT 和整合開發環境 (IDE) 之間頻繁切換?或許您曾嘗試過 Cursor,卻因其複雜的模式和眾多功能而感到卻步?別擔心,Cursor AI IDE 就是為了解決這些痛點而生。它不僅能大幅提升開發效率,更能輔助您學習和掌握更深層次的程式設計概念。
Cursor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款基於 VS Code 深度優化和擴展的 IDE。這意味著,如果您熟悉 VS Code 的操作介面、快捷鍵和擴充功能,那麼您將能無縫接軌地使用 Cursor。您可以直接將 Cursor 安裝為 VS Code 的替代品,並在不啟用任何 AI 功能的情況下照常工作。然而,一旦您體驗到 Cursor 內建的 AI 超能力,您將會發現,放棄這些功能是多麼可惜。
簡單來說,Cursor AI IDE 是一款能夠理解您的專案、提供情境感知協助,並主動參與程式碼生成的強大工具。它不是從網路上抓取通用的答案,而是深入分析您的專案,提供量身訂做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Cursor 的三大核心 AI 模式:解鎖開發潛力
Cursor 提供了三種截然不同的 AI 互動模式,理解並善用它們,如同掌握了手術刀與大錘的運用,能夠根據情境選擇最適合的工具。精準的模式選擇,是發揮 Cursor 最大效用的關鍵。
1. Ask Mode:您的專案級智慧問答助手
將 Ask Mode 想像成一個擁有您整個專案知識的 Stack Overflow。透過按下 Cmd+L (Mac) 或 Ctrl+L (Windows/Linux) 開啟側邊欄,並確保選中了「Ask」模式,您就可以開始提問。這在您需要快速釐清一週前遺留的程式碼、理解 Cursor 為什麼產生某段特定程式碼,或是作為程式新手學習程式設計時,都極為有用。
您可以詢問非常具體的問題,例如「這個函數的功能是什麼?」到「整個程式碼庫是如何運作的?」鼓勵您深入探究 AI 生成程式碼背後的原因,以及它所做的架構決策。Ask Mode 的核心在於「唯讀」,它不會修改您的程式碼,而是純粹用於探索、解釋和規劃。您可以將其視為一個擁有您專案內建知識的 Google 搜尋引擎。
實用技巧: 提出後續問題以獲得更深入的理解,請求提供問題的替代解決方案,並利用此模式來理解 AI 生成的程式碼。例如,您可以問:「這個函數是做什麼的,為什麼它可能會很慢?」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實現這個功能?」
2. Agent Mode:程式碼的自動化建構者
Agent Mode (前身為 Composer) 是 Cursor 最具魔力的地方。它能夠實際修改您的程式碼、創建新檔案,甚至在整個專案範圍內進行操作。您只需要告訴它您想要完成的任務,它就能獨立完成,從新增頁面文字,到創建包含多個檔案、函數和元件的完整新功能。
Agent Mode 甚至能夠在終端機中執行指令,例如安裝新套件或提交 Git 變更。這大大簡化了複雜的開發流程,讓開發者能專注於更高層次的邏輯設計。您可以請 Agent 執行:「建立一個帶有驗證的登入表單」、「為上線功能建立一個新分支」,或是「為用戶設定檔管理建立一個 REST API」。
實用技巧: 在開始前,提供清晰、具體的任務描述。在接受任何由 Agent Mode 所做的變更前,務必仔細審查。強烈建議全程使用版本控制系統 (如 Git) 來追蹤每一次的變更。
3. Edit Mode:精準細緻的程式碼編輯
Edit Mode 專為進行小規模、精確的程式碼編輯而設計。當您在編輯器中選取一段程式碼時,會彈出一個小選單,提供「加入對話」或「編輯」的選項。選擇「編輯」便進入了 Edit Mode,您可以要求 AI 修改選取的程式碼片段。這特別適合於進行微小的調整、重構單一函數,或快速修復 Bug。
實用技巧: 當需要對特定程式碼進行小幅度的修改或重構時,Edit Mode 比起 Agent Mode 更為直接有效。
[insight] 據作者觀察,有許多開發者甚至不知道 Cursor 存在,這顯示了 AI 工具在開發者社群中的普及度仍有提升空間。Cursor 的出現,填補了許多開發者在尋求高效 AI 編碼輔助上的空白。
>
YOLO Mode (Auto-run Mode):自動化指令執行
Cursor 中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YOLO Mode」,現已更名為「Auto-run Mode」。此模式允許 AI 自動執行終端機指令。在 Agent Mode 的測試中,您可能會發現 AI 在安裝套件或啟動開發伺服器時會暫停並詢問您的同意。若啟用了 Auto-run Mode,AI 將在未經您明確同意的情況下執行這些指令。
這當然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建議您將此模式限制在特定類型的指令上,例如執行測試。這樣一來,當您要求 Agent Mode 構建一個新功能並進行測試時,它可以自動完成,無需您額外介入。
優化 AI 互動:上下文管理與精準指令
Cursor 的效能,如同任何 AI 工具一樣,取決於您提供的資訊品質。學會有效地管理上下文,是從獲得「尚可」結果到「令人驚豔」結果的關鍵。
掌握上下文的藝術
當您開啟 AI 側邊欄時,在底部您會看到「@add context」的選項。在這裡,您可以添加檔案、資料夾或特定的函數,以增強 AI 的理解能力。 @ 符號的使用,可以讓 Cursor 建議您關注特定的檔案。# 符號則能將 AI 的注意力聚焦於特定檔案。/ 符號則在您認為需要處理複雜任務時,可以快速將所有已開啟的檔案加入到 AI 的上下文之中,這大大簡化了手動添加檔案的過程。
[insight] 根據參考資料,開發者可以透過建立一個名為 .cursorignore 的檔案,來排除 AI 不需要檢視的目錄,例如 node_modules/、dist/、.env 和 *.log 等。這能確保 AI 專注於您的實際程式碼,而非被依賴和建置工件所干擾。
想像一下,當您向同事解釋程式碼問題時,您會展示相關的檔案,而不是整個程式碼庫。Cursor 的上下文管理也是同樣的道理。您提供的「好的上下文」應包含相關檔案、錯誤訊息和您正在處理的特定函數;而「壞的上下文」則可能包含您的整個專案、不相關的檔案,甚至無關緊要的資訊。
同樣地,當對話變得冗長時,AI 容易忽略先前的需求和決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為不同的功能或修正開啟新的對話。這對於處理新任務至關重要,因為上下文會隨著任務的變化而改變。
[insight] 為了提升 AI 的效能,作者建議在專案根目錄下創建一個 /docs 資料夾,並存放詳細的 Markdown 文檔,如專案計畫、功能需求、資料庫結構等。這樣 AI 不僅能理解程式碼的功能,還能理解其存在的意義和發展方向。
>
精準指令:AI 理解的語言
AI 非常聰明,但也非常「字面化」。獲得出色成果的關鍵,在於如何與它溝通。越具體的指令,越能獲得精準的輸出。不要只說「修正樣式」,而要說「為行動裝置 (320px)、平板電腦 (768px) 和桌面裝置 (1024px+) 添加響應式斷點,並確保適當的間距和排版比例」。
您不需要了解所有的技術細節,就能對期望的結果提出具體要求。例如,指令「優化這個 React 組件,透過 memoization 來處理昂貴的計算,並在 props 未變動時減少重新渲染」比簡單的「優化這個組件」效果更好,即使您沒有提供詳細的技術指示。
循序漸進的指令:
- 「用 React 建立一個待辦事項應用程式。」
- 「為這個待辦事項應用程式添加用戶認證功能。」
- 「讓待辦事項項目可以拖曳重新排序。」
- 「添加 due dates 和 priority levels。」
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礎上,AI 能夠維持上下文,並跨功能建立一致的模式。
視覺與口語化的溝通
您可以直接將 UI 畫面截圖、您遇到的錯誤訊息、Figma 設計稿,或者讓您困惑的程式碼片段,貼到對話框中。AI 對於視覺資訊的理解能力令人驚訝。
以與同事對話的口吻解釋您的問題:例如,「我有一個 React 組件,應該要在 props 變更時更新,但它沒有重新渲染。Props 是從一個從 API 獲取數據的父組件傳來的。我懷疑是依賴問題,但不太確定。」這樣的描述,能為 AI 提供足夠的背景,讓它理解您的意圖、當前發生的狀況,以及您的初步猜測。
Cursor Rules:定義您的開發標準
您是否曾覺得,每次與新的團隊成員合作時,都需要不斷重複解釋您的編碼偏好?Cursor Rules 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允許您設定 AI 始終遵循的規則,而無需在每次對話中重複說明。
規則 (Rules) 的概念: 規則就像一個在每次 AI 互動時在後台運行的迷你 Prompt。您無需在每個 Prompt 中都說「使用 TypeScript」和「添加錯誤處理」,而是可以一次性設定為規則,AI 將會永遠記住。
- 使用者規則 (User Rules): 適用於您處理的所有專案。這些是您帶入任何程式碼庫的個人偏好。
- 專案規則 (Project Rules): 特定於某個程式碼庫。這些是您的團隊同意的規則,旨在確保所有貢獻者之間的一致性。
範例規則:
- TypeScript 專案: 始終使用 TypeScript 的嚴格模式;對於頂層函數,偏好使用函數聲明而非箭頭函數;變數命名應有意義,避免使用單一字母(循環除外);為複雜函數添加 JSDoc 註釋;顯式處理錯誤,不應忽略。
- Python 專案: 為所有函數參數和返回值使用類型提示;遵循 PEP 8 風格指南,偏好使用 f-string 格式化;使用特定的異常類型處理錯誤,避免裸露的 except 子句;為所有業務邏輯編寫 pytest 測試,並使用描述性的測試名稱;使用 Pydantic 進行數據驗證和結構化模型;使用 Google 風格的 docstring 格式為公開函數編寫文檔;偏好使用 pathlib 而非 os.path,並使用上下文管理器處理資源。
- 任何專案: 為所有業務邏輯編寫測試;使用描述性的 Commit Messages;為複雜算法添加註釋;處理邊緣情況和錯誤狀態;性能至關重要:避免不必要的重新渲染和 API 調用。
您甚至可以利用 Cursor 本身來編寫您的規則。嘗試輸入「為一個強調清晰代碼、可訪問性和性能的 TypeScript 專案生成一個專案規則文件。」 AI 懂得如何編寫其他 AI 能理解的內容。
實用技巧: 為不同類型的專案創建不同的 .cursorrules 文件,例如一個前端規則、一個後端規則,以及一個全端規則,以便快速複製到專案中使用。
結論:擁抱 AI,重塑開發未來
Cursor AI IDE 代表了程式開發的下一個前沿。它透過深度整合 AI,將開發者從繁瑣、重複的任務中解放出來,讓您能夠更專注於創新和解決複雜問題。從理解程式碼、自動化生成,到精確編輯和定義開發標準,Cursor 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智慧開發解決方案。
掌握 Cursor 的關鍵,在於理解其多樣化的模式,並學會如何透過清晰、具體的上下文和指令來與 AI 溝通。就像任何強大的工具一樣,熟練運用需要練習和經驗。但一旦您掌握了這項技能,您將會發現,程式開發的效率和創造力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準備好迎接程式開發的未來了嗎?現在就是您體驗 Cursor 力量的最佳時機。
Source:https://www.siddharthbharath.com/coding-with-cursor-beginners-gu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