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AI 新質生產力:五大初創引領技術革新與商業未來

人工智能(AI)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從改變我們互動的方式到重塑產業格局,AI 技術的演進已成為定義未來經濟的關鍵。特別是「AI 驅動的企業應用」,因其能顯著提升生產力,正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的目光。所謂「新質生產力」,指的是能夠大幅提升企業效率,甚至達到 50% 至 100% 或以上增長的 AI 應用。香港,作為亞洲科技創新的重要樞紐,亦不乏這樣的領軍企業。本文將深入探討五家香港具代表性的 AI 初創公司,揭示它們如何運用創新技術,引領下一代生產力革命。

商湯科技(SenseTime):亞洲 AI 視覺識別的領軍者

由已故的湯曉鷗教授於 2014 年創立,商湯科技憑藉其在電腦視覺演算法上的深厚造詣,創立之初便能在國際競賽中屢次擊敗頂尖科技團隊,展現出中國科技在世界舞台上的競爭力。其技術已成功應用於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關鍵領域。2021 年,商湯科技在香港上市,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 AI 公司。

儘管公司在 2024 年上半年錄得 24.57 億人民幣的淨虧損,但生成式 AI 業務的收入增長高達 256%,佔總收入超過六成,顯示了其在轉型過程中的強勁增長動力。商湯科技以其 SenseCore AI 基礎設施為核心,將電腦視覺技術應用於人臉識別、智能監控和醫療影像識別等多個場景,並拓展至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四大業務板塊。雖然近期公司面臨內部重組和裁員,但其致力於推動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目標,預示著其未來仍將是亞洲 AI 領域的重要推動者。

思謀科技(SmartMore):精密製造的 AI 賦能者

由計算機視覺專家賈佳亞創辦,思謀科技專注於將 AI 技術深度融合於精密工業製造領域。其團隊的強項在於模糊影像恢復,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出多款工業 AI 平台和智能讀碼器,包括 SMore Vimo 工業 AI 平台、SMore ViScanner 智能讀碼器及 SMore ViNeo 智能相機。這些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消費電子、半導體和精密光學等行業。

思謀科技自 2019 年成立以來,已迅速崛起為獨角獸公司,累積融資超過 3 億美元。其業務遍及香港、深圳、上海、蘇州、北京及東京。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香港政府透過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其成立以來的首次投資投向了思謀科技,以支持 AI 人才培養及技術擴展,預計未來五年將增聘數百名員工。這項策略投資凸顯了香港政府對 AI 在製造業轉型中關鍵作用的重視。

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AI 驅動的藥物研發革命

成立於 2014 年,英矽智能由 AI 藥物研發領域的先驅 Alex Zhavoronkov 博士創立,以其創新的 Pharma.AI 平台,運用生成式 AI 技術加速新藥發現、候選藥物生成及臨床試驗成功率預測。其技術能夠將傳統需要數年的藥物研發週期縮短至 18 個月,展現了 AI 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巨大潛力。據了解,公司已籌集約 4 億美元資金,並有意在港交所上市。

英矽智能的技術模式透過發現全新靶點、生成候選藥物並預測臨床試驗成功機率,大幅提升了藥物研發的效率。其核心產品線包括一個治療慢性肺病的候選藥物 ISM001-055,目前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若該藥物成功上市,將創下全球首個由 AI 驅動的新藥紀錄,這將是 AI 在人類健康領域的重大里程碑。英矽智能的「AI 嚐百草」模式,將持續推動藥物開發生產力的提升。

有光科技(Fano Labs):多語言語音 AI 解決方案專家

由香港大學畢業生創立的有光科技,專精於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尤其擅長處理多語言及混合語言的複雜場景。其技術已獲得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並被香港 15 家頂尖銀行中的 10 家採用,同時也被香港金融管理局選中提供語音識別技術。這項成就證明了其技術在高度監管和專業領域的可靠性與適用性。

有光科技的產品包括智能語音分析和語音生物識別,能夠處理粵語、普通話及多種外語,廣泛應用於金融及公共機構。隨著金融科技(FinTech)的快速發展以及大灣區和東南亞市場對語音 AI 需求的增長,有光科技正積極拓展市場,有望在全球語音 AI 應用領域佔據更重要的份額。

Lynk:連接知識工作者的全球平台

Lynk 建立了一個全球性的知識工作者平台,專門連接專業人士與企業,提供諮詢、項目及全職工作機會。其客戶群體包括財富 500 強企業和頂級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顯示了其服務的高質量和廣泛影響力。該平台已成功融資 3500 萬美元,其中單輪最大融資額達到 2400 萬美元。

Lynk 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專家審核機制、靈活的定價模式以及全天候的支持服務,這不僅幫助專業人士展示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更為他們開拓了接觸全球頂級工作機會的渠道。隨著企業對靈活專業服務需求的持續增加,Lynk 有潛力成為引領全球知識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

總結:邁向通用人工智能與新質生產力

儘管目前的生成式 AI 模型在許多方面展現出驚人的能力,但它們在與專用應用生態系統的深度整合以及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生成式 AI 的應用目前多集中在文字或聊天機器人,這類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仍被視為過渡性解決方案,距離具備多領域理解與決策能力的 AGI 尚有距離。此外,現行的生成式 AI 技術高度依賴強大的計算基礎設施,這在擴展性和普及性上構成了瓶頸。

要將 AI 技術真正轉化為各行各業的「新質生產力」,需要更成熟的基礎設施、更高效的硬件以及更具創造性的應用介面等多方面的協同發展。從智慧城市、生物醫藥到精密工業製造,上述五家香港 AI 初創公司正走在這一變革的前沿,它們的發展軌跡將是觀察香港乃至全球 AI 產業未來走向的重要指標。究竟誰能最終脫穎而出,成為引領下一次技術革命的關鍵力量,我們拭目以待。

把握未來趨勢,立即行動!

AI 的發展日新月異,掌握最新的 AI 技術和創業趨勢,是企業和個人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如果你對 AI 創業、技術發展及資金獲取感興趣,切勿錯過獲取即時資訊的機會。

立即加入🚀🔥Mentalok 慢得樂 Vibe-Coding & Tech Startup創業課程官方頻道,取得更多即時AI,創業及Funding資訊。

Source:https://unwire.pro/2024/12/05/hong-kong-ai-pride-5-new-productivity-ai-startups-emerge/feature/

Related Articles

2025 下半年 AI 開發設計工具:工程師、設計師、創業家必備指南

隨著 AI 工具進入專業化分工時代,2025 年下半年湧現一批功能強大的開發設計平台。本文將深入探討 Code-Only 與 Code+Design 兩大類型的頂尖工具,協助技術專業人士及跨職能團隊優化開發流程。
Read more
在薪水停滯、物價上漲的時代,創業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本文深入探討20種經過市場驗證的小額創業模式,並提供從策略思考到實踐執行的完整指南,助您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
探索2025年最值得學習的程式語言,助您掌握AI、網頁開發與軟體工程的未來趨勢。本文深入分析Python、JavaScript、C++等熱門語言的優勢、應用場景與學習建議。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