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I in Education Competition: Harnessing Generative AI for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教育領域,為教學、學習和教育管理帶來革命性的變革。為了表彰和鼓勵在這一領域的創新,由香港教育大學(EdUHK)牽頭舉辦的「AI in Education Competition 2025」應運而生。本次競賽聚焦「生成式AI於教學、學習及教育的應用」,匯聚了來自全球的優秀人才,共同探索AI的無限潛能,旨在推動教育的未來發展。

競賽背景與目標:驅動教育的AI革命

「AI in Education Competition」旨在成為一個國際平台,促進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與研究。競賽的「開放類別」特別鼓勵跨學科、跨地域的參與,期望激發出能夠實際解決教育難題、提升學習體驗的AI解決方案。其核心目標涵蓋多個層面:

  • 推動教育創新: 鼓勵開發以AI為基礎的工具,特別是生成式AI輔助的個性化學習體驗、適應性回饋、內容設計,以及創新的評估方法。
  • 實現教育轉型: 透過AI技術,使學習過程更加普及、個性化和高效。這包括將AI工具融入教學法、課程和線上學習平台。
  • 促進AI研究與應用: 刺激AI在教育領域的深入研究,推動生成式AI輔助的學習內容設計、學習者參與度和動機分析,以及生成式AI工具的可靠部署。
  • 倡導負責任的AI實踐: 強調在教育中倫理、公平、隱私、多元和包容性的重要性,確保AI應用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
  • 支持技能發展: 提供一個平台,讓參與者發展並展示其在AI與教育領域的專業技能,培養AI素養,並促進AI工具與現有教學法的融合。
  • 促進全球合作: 連接來自不同背景的專家、研究人員和實踐者,分享見解和最佳實踐,特別是在生成式AI增強的學習分析和協作學習平台方面。

核心主題與探討範疇:生成式AI的多元應用

本次競賽的主題「生成式AI於教學、學習及教育的應用」涵蓋了廣泛的創新方向。參賽者被鼓勵在以下幾個關鍵領域進行探索:

  1. 生成式AI的個人化與適應性學習: 開發工具以提供更貼合學習者需求的個性化學習體驗和即時回饋。
  2. 生成式AI增強的學習分析: 創建AI工具以改進學習分析,為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可行的洞察。
  3. 支援特殊教育需求(SEN)的生成式AI工具: 設計AI工具來協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
  4. 生成式AI輔助學習中的參與度和動機分析: 開發AI應用以分析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參與度。
  5. 生成式AI賦能的協作學習: 發展促進和增強協作學習體驗的AI工具和平台,促進知識共享和團隊合作。
  6. 生成式AI工具在教學法中的有效整合: 提出整合AI工具於現有學習工具、教學法、課程和線上平台的框架與標準。
  7. 教育領域中可靠且相關的生成式AI應用: 創造方法與解決方案,以提高生成式AI在教學和學習場景中的品質、準確性、可靠性和相關性。
  8. 生成式AI時代的評估創新: 設計利用生成式AI工具和AI素養,同時維持學術誠信的新評估技術。
  9. 生成式AI輔助的學習內容設計: 開發利用生成式AI創作引人入勝且有效的學習內容的工具與技術。
  10. 生成式AI在教育中應用的倫理、公平、隱私、多元與包容性: 發展確保生成式AI在教育環境中負責任和公平使用的解決方案。

競賽結構:從構想到原型,再到全面解決方案

競賽的「開放類別」分為三個主要賽道(Stream),鼓勵不同階段的項目參與:

Stream 1:識別教育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參賽者需清晰闡述一個教育難題,並提出創新的AI解決方案。此階段的提交物包括項目描述、最多3分鐘的演示影片或15頁內的簡報,以及可選的補充材料。

Stream 2:識別教育問題並提出原型解決方案。 在Stream 1的基礎上,此賽道要求參賽者提交一個可運行的原型,展示其解決方案的初步實踐。提交要求與Stream 1類似,但重點在於原型的功能展示。

Stream 3:識別教育問題,呈現原型並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這是最為深入的賽道,要求參賽者不僅提供成熟的原型,還需提交一份包含全面解決方案的詳細報告。獲勝者將在Pitch Day上進行現場展示。

此外,Stream 4 提供了一個獨立的AI演算法開發任務,聚焦於「線上視頻課程智能推薦」。參賽者將利用Baidu PaddlePaddle框架和PaddleNLP套件,結合大型模型與推薦系統,挖掘學科關聯性,優化課程推薦效果。這為具備程式開發和機器學習技能的參賽者提供了絕佳的實踐機會。

實踐案例:AI教育創新的閃耀時刻

「AI in Education Competition 2025」的早期階段已展現出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在「開放類別」中,我們看到了來自不同地區的優秀項目,其中一些已脫穎而出:

Stream 1的冠軍 是香港Victoria Shanghai Academy的「Empowering a Future-Ready Community: VSA’s Design-Driven Holistic AI Integration」,該項目展示了如何透過設計驅動的全方位AI整合,賦能一個面向未來的社群。英國Affinity Learn Limited的「ExPAND in Practice: Supporting Young ESL Learners with Scaffolded AI Integration」獲得了First Runner-Up,為年輕的ESL學習者提供了AI支援的鷹架式整合學習方案。香港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的「The next-generation personalized learning AI agent」則獲得了Second Runner-Up,預示著下一代個性化學習AI代理的發展。

Stream 2的亮點 包括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的「AICan-AI for Cantonese Education」,旨在利用AI促進粵語教育。而來自美國和中國內地的Bilden Full Stack AI Education Solution團隊則獲得了First Runner-Up,展示了全面的AI教育解決方案。香港的「Virtual Reality in Chinese Poem」項目,結合VR技術與古詩詞教學,獲得了Merit獎項,顯示了創新的教學媒介應用。

Stream 3的冠軍 來自香港理工大學,其項目「Enhance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of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hrough a gamified interactive virtual community of generative agents (ESAIAS)」利用生成式AI虛擬社群,增強自閉症譜系青少年社交和情感學習。中國內地的Squirrel AI Learning則以「Deep K12 math error attribution and error-aware tutoring with LLMs」獲得First Runner-Up,展示了深度學習和大型語言模型在數學錯誤歸因和輔導方面的能力。香港EdUHK Jockey Club Primary School的「R’ODYSSEY: AI-Powered Interactive Storytelling and Analytics for Engaged Learning Across Subjects」則以其AI驅動的互動故事敘述和分析,獲得了Second Runner-Up。

參賽資格與提交要求:面向所有AI教育的探索者

本次競賽對參賽者資格的要求十分開放。開放類別 歡迎年滿18歲的任何人,包括非全日制學生、學者、教育工作者、行業專業人士等。若團隊成員包含全日制學生及非學生,則必須報名參加開放類別。這確保了競賽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提交要求分為「首次提交」和「最終提交」。首次提交時,參賽者需要確定一個與競賽主題相關的教育問題,選擇相應的賽道,並透過網站提交參賽表格。這包括對項目的描述、原型的展示(如適用)以及解決方案的機制說明,形式為最多3分鐘的MP4影片或最多15頁的PDF/PPT簡報。最終提交則基於評判的回饋進行作品的強化與更新。

關鍵時間表:把握機遇,參與競賽

對於有興趣的參賽者,以下是競賽的重要時間節點:

  • 首次提交截止日期: 2025年4月30日。
  • 入圍決賽通知: 2025年7月4日。
  • 作品優化與最終提交: 2025年8月17日。
  • Pitch Day與頒獎典禮: 2025年8月20日。

參賽者應密切關注官方資訊,確保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提交。

Pitch Day:決賽隊伍的終極舞台

入圍決賽的隊伍將有機會親臨香港,在Pitch Day上進行現場展示(可選擇現場演示),向評審團全面呈現他們的創新成果。這不僅是對項目成果的檢驗,更是交流學習、拓展人脈的絕佳機會。

「AI in Education Competition 2025」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場關於教育未來的對話。它匯聚了全球的智慧和創造力,共同探索如何利用生成式AI的力量,為學習者創造更公平、更有效、更具吸引力的學習環境。無論您是學生、教育者還是行業專家,這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參與和貢獻的機會。

Source:https://airea.eduhk.hk/competitions/airea-competition-2025/open-category/

Related Articles

2025 下半年 AI 開發設計工具:工程師、設計師、創業家必備指南

隨著 AI 工具進入專業化分工時代,2025 年下半年湧現一批功能強大的開發設計平台。本文將深入探討 Code-Only 與 Code+Design 兩大類型的頂尖工具,協助技術專業人士及跨職能團隊優化開發流程。
Read more
在薪水停滯、物價上漲的時代,創業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本文深入探討20種經過市場驗證的小額創業模式,並提供從策略思考到實踐執行的完整指南,助您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
探索2025年最值得學習的程式語言,助您掌握AI、網頁開發與軟體工程的未來趨勢。本文深入分析Python、JavaScript、C++等熱門語言的優勢、應用場景與學習建議。
zh_HKChinese